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優美短文鑒賞學習網站!
談“國家預算”
作者:金曉勝
國家預算本應是為了服務人民所需要的費用投資預算,所以,用的錢應該與所做的項目建設直接相關聯。
我也不熟悉目前的政府預算流程,我覺得應該是這樣:先有最初級的行政區域,鄉村主管部門開始預算,鄉村當政者列出具體建設項目、需要多少資金、資金來源,把表格列出來貼到公告版上,公示給村民看,堅持監管公平原則,樹立財務透明形象,也便于人民與當局管理者的相互監督,這個也可以作為行政主管部門的當年項目建設結果向村民交代的參考方法。
以此類推,鄉村?鎮?縣?市?省?中央。
預算是由最初級的行政主體部門開始的,最后導向中央部門,預算的投資與建設的項目都要公布,這樣才是實打實的干事業,真實的為百姓服務,不然,百姓誰知道他們在搞什么鬼。
就算當年的建設項目要10000億,百姓看了后,覺得非常好,除了上繳所有費用所需的資金外,多繳幾千億的錢,都是沒問題的,用不著多少大企業,就完事了;再說,大部分百姓都是支持的,上面的不就是把錢多收一些嗎?至于誰繳來額外的錢,做個記錄就行了。
百姓也知道那個項目建設確實是好的,心里也安寧、快樂,因為百姓覺得政府真的為自己服務,怎么會不幸福?!
關于經費或者納稅的形式可以改變,可以搞相對定額交稅,對企業沒必要搞什么發票稅控,稅控根本控不住企業的實際納稅形勢,服務不是控制,控有敵對的意思,所以,政府想控企業主,但是企業主就是走空子,怎么都被控不住的,因為,一開始,政府就把他們給當敵對的了。我做了多年會計,這個事實我是很清楚的。
哪有“仆人”控“主人”的?當政者就應該是公仆,為百姓服務的,當然,他們若做得好,多得是理應的,所有百姓都是非常支持的。
關于到底建設什么項目,也應該是由最初級的鄉村行政主體開始提交資料,一直提交到中央為止,因為,當政者到底還是為了百姓服務,最初級的行政主體是最了解百姓需求的部門,所以,哪個部門對百姓最了解,哪個部門就最有發言權。百姓不會比中央干部傻的,不用擔心百姓沒有方向,通常都是被當上層邪惡勢力給隱瞞欺騙、迫害了,才暈了方向,如果把所有的秘密都跟百姓說了,我覺得會有很多百姓就比他們聰明多了。
全世界的百姓的愿望都是相差無幾的,所以,如果百姓真的當主人,所有國家的政府也是差不多的,也就不存在戰爭、陰謀之類的。
下一篇:談“雙重性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談“大災難前的準備”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