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優美短文鑒賞學習網站!
麻雀,麻雀
2016年12月29日下午,老康寫于辦公室
冬天脫光了樹的茂密的葉,光光堂堂的枝干上,樹梢的頂部,總有令我驚喜的鳥窩,像一個倒置的大饃,黑峻峻的,孤零零的,毛糙糙的,這棵樹在長大的同時,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飛禽的生命。
散文家說,鳥是樹木的花朵,我更認為鳥是樹木移動跳躍的花朵,冬天這朵花更鮮艷;詩人說,鳥是天宇下飛翔的精靈,我想確切講應該是一首詩,一首動人的歌謠。
(一)
參加規模大的酒宴,總有各種鳥,不外乎醬醋帶水蘸蒜泥的,烤熟脆干的兩種吃法。盤中那長長的喙,黑黑的唇,一只就能被人肢解一盤,可能是鸕鶿;也有稍大的,七八只鳥就可;麻雀小得可愛,紅而發黑,頭顱色發白,二十只以上才能裝盤。
一群食客磕巴磕巴地吃著它們,現在人的嘴很能吃,也會吃,而且比較挑剔,鸕鶿、白鷺的肉太鮮,那種腥膻味吃不慣;灰鴿的肉不香,太松,太散,飯店可能用鵪鶉鳥來代替;那就會是麻雀,肉相當緊實,骨頭酥脆,大有嚼頭。我討厭人類的油煎烹炸,憎恨那種饕餮大餐,心中不忍,更是不安。
一般情況下,我是不動筷子,看到它們,眼前總是浮現一幅幅畫面。
(二)
小時候,稻谷豐收,艷陽高照,麻雀三五成群來偷吃爺爺曬在陽臺上的谷子。它們一邊津津有味地吃著,一邊嘰嘰喳喳地談著。這聲音傳到了爺爺耳中,他拿著掃帚準備去趕它們。麻雀們好像還未察覺到身后的危險,當掃帚快落下時,一個個撲打著翅膀,飛到了離陽臺幾米遠的屋檐上。一只麻雀不幸落入了爺爺手中,我暗暗捏了一把汗。它明知幾乎不可能逃脫,但是它還是抱著最后一絲希望拼了命地掙扎著,爺爺用一根細的棉繩子系著麻雀的雙腳,拴在石欄桿上。麻雀就像一位盲人,在痛苦中掙扎;像陷入深淵的人,無目的地掙扎;像自由的使者,為自由而掙扎!
麻雀拼了命在掙扎,很快,滴水未進的它已經到了死亡的邊緣。
同伴們好像很同情它,飛停在石欄桿上。它們嘰嘰喳喳說些什么,我不禁想著:
麻雀的頭領說:“對不起,大家沒有能力救你,沒能讓你自由!”被捉的麻雀:“沒關系,只要你們可以讓我的靈魂自由,不再受這繩索的束縛就夠了!”頭領很感動,集體默哀后,幾只爪子鋒利的麻雀飛上前去,使盡全身力氣拉扯著繩子……
“啪”的一聲,我停止了想象。
麻雀安詳地躺在曬得暖暖的稻谷上,躺在讓它受盡艱苦的稻谷上,躺在象征自由的稻谷上。
它的內心充滿了滿足,盡管死神已經向它伸來了魔爪。它看著曾經自在飛翔的天空,留下了不舍的淚水,它用僅存的力對藍天叫了一聲:“我終于自由了!”說完,它離開了,自由地離開了。
它寧可死,也要擁有自由!
湛藍天空下,飄著的不是黑點,而是自由的靈魂!
(三)
看到上兩個片段,心頭可能和我同樣涌起“悲壯”“悲慘”這一類的詞。還是描述歡悅的場景,讓人愉快。
你瞧,湛藍的天空下飄過一個個小黑點,那些個黑點并不圓潤;黑點們成群在空中飛翔時,會變成一個個省略號;黑點們停歇在電線上時,會變成一個個感嘆號;黑點們張開翅膀準備飛翔時,會變成一個個加號;那就是麻雀。
麻雀,灰不溜秋的,體格極小,叫聲也不動聽。它沒有燕子之姿,沒有孔雀之艷,更不用說黃鶯之音了,可是它卻有它們所沒有的一樣——自由之心。
黃昏,漫步姜堰,最理想的去處,不是養生、健身的場館,不是滿足舌尖的饕餮的飯店、酒館,而是人民醫院對面,老通揚河邊那兩排梧桐樹,樹不茂密,也不多每行大約十多棵,但是樹上有跳動的花朵,有怡情的精靈。那就是麻雀,也叫灰雀。成千上萬只,彼此聒噪,成了這歌聲的海洋,我每次經過,都要聆聽,猜想她們聚在一起的種種原因,反正,她們懷揣甜蜜的夢,這種小情調,吟詠她們的風花雪月。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