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優美短文鑒賞學習網站!
文/茗陽
曾經陶醉于悠遠馨然的《詩經》,于天籟中感受“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那種最純粹的感動;曾經振奮于志存高遠的《史記》,于經典中體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那些最真切的傲骨!
記得曾經見過一位外國朋友,儀容端莊,身著一身中國式的唐裝。當我與他交談時,令我震驚的是他那一口流利的漢語與許多聞所未聞的中國文化。
中國,向世人展示的不僅僅是遼闊的疆域,更令國人自豪的是中國的文化——中式的國學!
國學,一國之固有之學術也。其具體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從思想上分,以先秦諸子,儒釋道三家的思想為常見。國學一詞始于清末。中國國學歷代發展,積淀了五千多年的精華,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國的國學屹然矗立、熠熠生輝!
中國古典詩詞也是中式國學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委婉含蓄之中道盡人世滄桑,堅毅凝練之中詮釋大道至簡。讀詩使人睿智、使人從容不迫、使人淡泊明凈。當我們的目光定格在半畝方塘之上,思想或許早已穿越千年來到了戰國亂世:屈原恍惚的走來了,他神態自若,從容不迫,似一副“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傲骨嶙峋,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堅定的中國國學精神。而幾百年后,又是一個生不逢時的時代,就在世人汲汲于富貴之際,淵明躬耕,悠然南山之下。“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這是他的人生觀,也是那個時代的悲歌!
自古以來,中國歷經了朝代更迭、物是人非的滄桑,也許就是這樣多舛的命途,才可以造就英雄賢士,才可以鑄就并譜寫中國國學的輝煌與魅力!我國的古詩卷帙浩繁,哲理深邃,歷代詩人將一切可歌、可泣的景象都融于詩詞,千年之中世道輪回下一幕幕動人的苦與樂、分與合,盡藏詩中。
時間在大河中流逝、生生不息,放眼唐朝,“銀臺金闕如夢中,秦皇漢武空相待”,這是青蓮居士的不羈傲氣!浪漫主義和豪放成為李白一生的詩詞標識。杜甫,這位詩圣還在憂國憂民中用血和淚靜靜地續寫著傳奇,“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他用盡一生譜寫的大唐終究未能逃脫朝代更替的命運。泱泱唐朝是英雄造就的時勢,盛世歡歌、其樂融融,太宗李世民寫道:“碧鱗驚棹側,玄燕舞檐前。何必汾陽處,始復有山泉。”這是貞觀盛世之下的帝王之作。在這個充滿傳奇的時代,詩詞綻放出了驚世之美!
時代更迭,轉眼來到宋代,蘇軾揮筆寫下“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他年輕時的懷才不遇足以記錄這個時代。但不同的是,蘇軾并不為報國無門的苦悶而沉淪,正如“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愛國與淡泊,熱情與鎮定在這個偉大的詩人身上并存!
元朝是個動蕩的時代,所以元曲在這個時代應運而生!著名的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鄭光祖。關漢卿,一曲《感天動地竇娥冤》感動了古今;白樸,一部《天籟集》,可以說處處傾訴著他對愴涼人生的感慨;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凄涼含蓄,豪放之中顯其飄逸,沉郁之中見其通脫;鄭光祖,他默默地在藝術園地耕耘,把他的藝術成果奉獻給了民眾。
時光到了清王朝,這時的詞雄渾豪邁、堅韌不屈。正如鄭板橋的《竹》:咬定千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是面對中的無所畏懼;是挑戰中的獨當一面!
詩詞跨越千年來到了今人的面前,我們虔誠地誦讀著經典、體味著良知。而歷史的車輪依然在曲折中前進,中國詩詞在五千年的廣闊天地中獨領風騷。當我們的思想策馬而行、徜徉于古詩詞的光明大道之上時,我們會看到古今得與失的淡泊明志;會看到歷代分與合的盛衰輪回;會看到詩人苦與樂的榮辱傳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