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優美短文鑒賞學習網站!
我們都知道,“VIP”作為“very important person”的縮寫,字面含義就是“非常重要的人”、“重要人物”、“大人物”。對于“VIP”這一用語的由來,通常有兩種說法: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VIP”是英國皇家空軍用來運送高級任務的代碼,最早用于運送蒙哥馬利前往非洲;二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電子郵件在美國的流行,人們沒事就發送郵件向朋友問候,當發送郵件的人不想讓其他人知道郵件的內容,就把郵件標名為“very important person”。
隨著時代的演變,“VIP”的內涵發生了深刻變化,現在一般翻譯為“貴賓”、“貴賓卡”或“高級會員”。目前,“VIP”已經充斥著我們的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股市、期貨、商場、機場、景區、醫院等等,隨處可見。其實,作為一個組織,出于自身發展的需要,把對組織有著重要貢獻的客戶或對象作為“VIP”,提供與普通客戶不同的優質服務,原本是無可厚非的。
但是,“VIP”進入中國,漸漸變成了一種超國民待遇,進而成為一種身份和社會地位的象征。因為享受各種“VIP”服務的,基本上是黨政官員、商界大佬、明星大腕以及官二代、商二代、星二代等極少數人,他們成了中國社會的“VIP”,而普通老百姓基本上與“VIP”無緣。這說明什么?這說明“VIP”在中國已經失去了本來含義和功能,完全被根深蒂固的等級觀念和特權意識綁架,變成了為特定階層和特殊對象服務的一種工具。
“VIP”在中國的變質,反過來也加深了由來已久的等級觀念和特權意識,使更多的人在憎恨“VIP”的同時,又想盡一切辦法,努力使自己成為“VIP”中的一員。在中國,如何成為“VIP”呢?只有兩種途徑:權力和金錢。所以,有的人通過攫取權力成為“VIP”,有的人通過攫取財富成為“VIP”。在攫取權力和財富過程中,就會出現形形色色的權錢交易、權色交易和錢色交易等等。
毋庸置疑的,那些人一旦成為“VIP”,他們就會調動各種優質資源為自己服務,從而進一步加深了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公,加速了社會階層和貧富差距的兩極分化。來自一份世界銀行的報告顯示,中國1%的家庭掌握了全國41.4%的財富,已經成為世界上兩極分化最嚴重的國家。
那些“VIP”們,由于長期享受各種“VIP”服務,他們已經養成了一種“VIP”的思維習慣,總認為自己高人一等,享受“VIP”服務理所當然,他們的為人處世都會緊緊圍繞“VIP”進行。
前幾天我在電視上點播了一期《金星秀》欄目,金星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退休的老領導兒媳婦懷孕,預產期還有一個月,老領導擔心兒媳在分娩時出現問題,就給他的一位老部下、婦幼醫院院長致電,要求把兒媳安排到“VIP”病房。這時“VIP”病房待產孕婦已滿,院長答應老領導,只要一騰出“VIP”病房床位就立即安排。一周后,老領導見沒有什么動靜,再次致電院長要求立即安排。院長說“VIP”病房還沒有人出院。老領導很不高興,要求院長盡快安排“VIP”病房待產孕婦剖腹產,以騰出床位。所幸,院長還算比較正直,以一句“您的孩子就是孩子,別人的孩子就不是孩子”的話,義正言辭地拒絕了老領導的無理要求。故事的結局雖然還算圓滿,但是,那位老領導會不會利用自己的圈子,去影響院長的仕途和醫院的發展呢,這就不得而知了。
由此可見,變質的“VIP”,已經侵蝕著我們的靈魂,導致原有的社會倫理與道德正在喪失。雖然,也曾經有人向“VIP”發起挑戰,但是無一例外的遭到失敗。
全國十三屆冬運會有一個小插曲:一名央視攝影記者通過運動場館的安檢門時,拒不脫去外衣配合安檢,還說了一句類似“你們領導也要安檢嗎”這樣的氣話。攝影記者的氣話,在我看來,卻有著一股挑戰“VIP”的意味。但是,一個小小的記者,怎么能撼動根深蒂固的等級觀念和特權意識呢?這個小插曲的最后結果是:那位攝影記者停職反省,公開道歉。
而今,我們國家的反腐風暴方興未艾,挖出了一個又一個危害國家和社會的“VIP”們。我希望,能夠通過反腐風暴,徹底整治社會上的那些“VIP”風氣,從而達到根除長期以來的等級觀念和特權意識的目的,使我們的社會公平一些、和諧一些。當然,我深知,根除等級觀念和特權意識,似乎是一種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