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優美短文鑒賞學習網站!
□墨未濃
黑龍江電視臺有個節目叫“挑戰小學生”,由一名成年人和一名小學生,分別回答主持人提出的問題,答不上來的為失敗,失敗方要向獲勝方鞠躬致敬。最吸引眼球的是小學生獲勝,當一個大人向一個孩子鞠躬,說:“我輸了,向你學習”時,觀眾立刻發出了笑聲。
不深入其中,無法體會輸大人給孩子的尷尬,當你被孩子戰勝時,便知道了孩子的“厲害”。
那是我兒子讀小學五年級時,有一天,他突然問我:“爸爸,你每天看到聽到最多的兩個字是什么?”我有些茫然,想了想說:“商店。”“不對!”兒子瞪大眼睛說。“街上商店最多了。”我辯解道。“商店雖多,但不都叫商店??!還有叫商場、商城、商行、中心、精品屋的……”
“那是什么?”
“人民!”兒子說完便數了起來,有: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人民電影院、人民體育場、人民劇院、人民銀行、人民廣場、人民旅社、人民醫院、人民公園、人民飯店┉┉
“呵,真不少。”我暗自贊嘆兒子聰明。“還有呢。”兒子接著說:
花的錢叫人民幣,領導人叫人民領袖,干部叫人民公仆,干工作叫為人民服務,老師叫人民教師,警察叫人民警察,唱歌的叫人民歌唱家,畫畫的叫人民藝術家,選出的代表叫人民代表,大家的聲音叫人民呼聲,決定達到某種目的而產生的心理狀態叫人民意志,大家共同的敵人叫人民公敵,打仗叫人民戰爭,有時還要加上汪洋大海呢┉┉
兒子喘了口氣說:“人民前邊還能加詞,那些干活的叫‘勞動人民’,那些既能干活又什么都不怕的叫‘勤勞勇敢的人民’┉┉”
“好,好,真不少。”我試圖打斷兒子的“講述”,兒子卻向我提了個問題:
“爸,什么是人民???”
“人民就是群眾,有時候叫人民,有時候叫群眾,但稱呼的是同一個對象,說的是同一個意思。”我順口回答。
“那,有時候還合起來叫人民群眾呢?”兒子有點不服氣。
“那你說什么是人民?”
“人民是皇帝。”
“噢,理由呢?”
“因為只有皇帝才能受用的恭維話,人民可以受用。”
“什么話?”
“人民萬歲!”
“人民是史學家。”
“何以見得?”
“因為“歷史是人民寫的。”
“人民是在工地上施工的。”
“為什么?”
“你沒看見許多工地上都寫著‘惠民工程’、‘民生工程’嗎?”
“你知道的還不少呢?”
“我還知道,人民年輕、幼稚、不成熟,需要鍛煉提高。廣播里說,‘這個事件教育鍛煉了人民群眾,提高了人民群眾覺悟’。”
“爸爸,人民群眾是多數,還是少數?”
“當然是多數啦!”
“不一定,有時是多數,有時是少數。廣播里說‘廣大人民群眾’時,就是多數。說‘少數不明真相的群眾’時,就是少數了。”
我無言以對。兒子接著說:
“人民還很懶呢。”
“是嗎?”
“那當然啦,人民自己的事自己不去做,還得讓別人來代表,我常聽廣播里說,‘我帶著人民的囑托’。‘我代表人民感謝你。’‘我代表人民判處你死刑!’”
“??!”聽了兒子這番話,我臉上火辣辣的,心里五味雜陳,不知所措。此刻深深體會到了黑龍江電視臺“挑戰小學生”,大人輸給孩子那種尷尬,我真想恭恭敬敬地給兒子鞠上一躬,說聲:“我輸了,向你學習。”但我沒有這樣做。
這時,兒子突然大喊一聲:“爸爸,你輸了,要是不認輸,‘人民群眾決不答應!’”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