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九成產品收益率為正!債基市場火熱,基金公司密集限購
分類: 最新資訊
短文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6-24
閱讀 :607
中新經緯6月19日電 (周奕航)近日,受銀行存款利率下調等因素影響,債券基金再次成為“香餑餑”。Wind數據顯示,基金市場中超九成債券基金業績飄紅,進而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 據中新經緯統計,截至6月19日發稿時,市場共有5375只債券基金(A類、C類份額分別計算),其中5202只債基年初至今的收益為正,占比高達96.78%。 針對債券基金整體收益飄紅的現象,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向中新經緯表示,今年以來,債基上漲主要受債券“利好消息”加持,海外美聯儲加息尾聲,全球經濟趨緩等因素。除此之外,國內宏觀政策積極為經濟恢復保駕護航,市場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上述因素均對債券市場構成提振。 “除此之外,最近銀行下調存款利率,有助于吸引部分儲蓄存款向理財回流,進而部分提振債券市場需求。”周茂華補充道。 而受債基市場行情火熱因素影響,基民踴躍申購導致多只債基紛紛提前結束募集。據統計,6月以來,至少20只債券基金宣布提前結束募集。包括富國穩健增強債券基金、長盛盛啟動債券基金、銀華中債1-3年農發行債券及南華瑞富一年定期開放債券型基金,均發布了限購公告。 6月14日,中歐基金發布公告稱,中歐穩鑫180天持有期債券型基金已于6月5日開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為6月20日,根據實際情況將募集截止日提前至6月14日。 南華基金旗下南華瑞富一年定期開放債券型基金則在1天時間內便完成了認購。據公司公告,南華瑞富一年定期開放債券型基金于6月14日開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為9月13日。最終根據實際情況將認購截止日提前至6月14日,從6月15日(含當日)起不再接受投資者的認購申請。 中新經緯梳理了部分債基限購情況,發現不同機構旗下產品的限購金額有所不同。有些機構暫停了大額申購,僅限制1000萬元以上的大額資金流入;但也有部分機構,單日對100萬規模的資金實行了限購措施。 針對上述限購現象,資深注冊會計師謝宗博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認為,近期存款利率下調,居民的儲蓄意愿隨之降低,很大一部分存款向理財“搬家”過程中,轉向了債基。也正是因為大家對債基的“追捧”,導致了部分債基限購。 值得關注的是,部分債基產品限購之余,也有許多基金公司新發行了債券基金。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9日,2023年內共成立480只基金,發行份額共4424.34億份;其中債券基金共發行122只,發行份額為2786.26億份。 對此,周茂華強調,今年以來,新發債基占比較高,主要是債基吸引力增強,一方面,宏觀經濟環境利好債券市場,債基出現一定“掙錢效應”;另一方面,反映出國內市場目前的風險偏好處于逐步恢復中。 謝宗博則提示投資者注意風險。“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純債類基金長期波動、回撤不大,風險可控,是一個比較合適的理財品類。但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以來債基持續上漲,已產生了較大的凈值回撤壓力,短期內甚至可能會出現虧損。因此,投資者對于債基的回報要有合理預期,要堅持長線投資理念,做好投資配置。”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周奕航:zhouyihang@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責任編輯:魏薇 羅琨【編輯:楊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