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生物醫藥企業回應股價“閃崩”
分類: 最新資訊
短文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2-06
閱讀 :542
近期一項提交給美國眾議院的《生物安全法案》草案版本 (以下簡稱“生物安全法草案”), 提出擬限制聯邦資助的醫療服務提供者使用外國對手生物技術公司的設備或服務,這在中國資本市場引發軒然大波 。 1月26日,A股以及港股中多只醫藥股以及醫療器械股股價受到影響,這其中,“受傷”最嚴重的是CXO(醫藥外包)股 ,比如同屬藥明系的藥明康德(603259.SH、02359.HK)、藥明生物(02269.HK)港股股價跌幅均超過16%。 截至1月28日傍晚, 已有多家公司發布公告進行回應 。 1月26日晚間,藥明康德發布公告回應稱,在生物安全法草案中,公司被提及。該生物安全法草案尚未生效頒布,其后的立法程序要求美國眾議院和美國參議院分別在相關委員會審查后,對各自的法案版本進行投票以形成最終版本。因此,生物安全法草案的內容(包括提及藥明康德之部分)仍有待進一步審議并可能變更。公司正與咨詢顧問一起密切關注這項草案立法程序的進展。 “公司注意到生物安全法草案包含了有關藥明康德的內容,公司認為該等內容既不恰當也不準確。公司堅信,公司的業務發展不會對任何國家的安全構成風險。”藥明康德這樣表示。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1月26日晚間,在中金公司組織的電話會議上,藥明康德就生物安全法草案涉及該公司的四點內容也進行逐一回應,其表示,公司從來沒有贊助過所謂的軍民融合項目;公司從未收到過任何軍民融合基金的直接投資,作為公開上市公司,全球有超過20萬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在二級公開市場上投資和交易公司股票。 1月28日下午,同樣是CXO企業的藥康生物(688046.SH)也進行回應。1月26日,該公司A股股價也大跌11.01%。 藥康生物是一家專業從事實驗動物小鼠模型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技術服務的企業,滿足客戶在疾病機理解析、藥物靶點發現、藥效篩選驗證等基礎研究和新藥開發領域的實驗動物小鼠模型相關需求。 藥康生物表示,公司關注到美國《生物安全法案》草案里涉及限制中國的生物技術公司使用人類基因等遺傳物質的相關表述。公司模式動物小鼠均利用科研界公布的無人種差異性的人類基因組序列進行制作,不涉及任何人源基因序列分析業務。所有的技術及樣本均是科研界公開可用的資源或商業化購買資源,不在《生物安全法案》草案限制的范圍之內。同時公司注意到該草案尚未生效頒布,相關內容仍需進一步審議,存在變更的可能。公司也將密切關注草案立法程序的進展。 “公司及子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有序。”藥康生物表示。 CXO行業是醫藥行業專業分工下的產物。醫藥行業藥物研發成本高、研發周期長且難度大,如果僅靠藥企自身研發,藥物的產出率會比較低,回報率也會下降。為了搶奪市場份額,提高研發效率,藥企選擇將藥品研發或者生產外包給CXO企業。中國CXO行業崛起也受益于創新藥行業發展以及國際訂單需求轉移。 有CXO企業高管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上述草案獲得通過的可能性很小。中國CXO企業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美國藥企醫藥研發效率,同時也降低了它們研發成本。如果草案通過的話,反而會增加美國藥企研發成本。” 在上述草案中,醫療器械企業華大智造(688114.SH)也被提及。 1月28日下午,華大智造也發布公告回應稱,公司注意到,目前該草案尚處于提案階段,且對于公司的指控存在多處事實錯誤,后續可能被修改或終止,能否形成法律尚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在發展過程中,公司嚴格遵守運營市場所在地的各項法律法規,高度關注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作為基因測序行業上游設備提供商,公司業務環節不涉及數據收集行為,且客戶基于公司測序平臺所產生的數據均由客戶自行收集、存儲、處理及管控。”華大智造這樣稱。值班編輯:Z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