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新總裁植田和男上任,戰后首位“學者行長”將在貨幣政策調整上“走鋼絲”
分類: 最新資訊
短文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4-11
閱讀 :568
▲ 4月10日,日本中央銀行新行長植田和男(中)在東京接受媒體采訪。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及其經濟閣僚10日在首相官邸會見日本中央銀行——日本銀行新任總裁植田和男,并向其頒發任命書。日本銀行前總裁黑田東彥已于8日卸任,完成了其作為日本央行總裁的10年任期。植田和男畢業于東京大學,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曾師從知名經濟學家斯坦利·費希爾。他是日本戰后首位學者出身的日本央行總裁,業內對其評價是經濟理論學術水平極高,在實際業務方面也展現出超人的能力。1998年至2005年,植田擔任日本央行審議委員,是零利率政策和量化寬松政策的支持者。植田的前任黑田東彥是“安倍經濟學”的忠實支持者,在其擔任日本央行總裁的10年間,日本一直堅持著與歐美貨幣寬松政策相反的低利率政策。此次央行總裁換人,讓日本經濟界對植田新體制下央行會否修改政策路線抱有極大期待。為了實現“安倍經濟學”提出的2%的通脹目標,黑田在任期間,日本央行一直通過大量購入國債的方式維持著日本特有的量化寬松,但此舉也讓日本央行將半數以上的國債收入囊中,這在世界范圍內也是非常少見的。然而,超寬松貨幣政策并未幫助日本真正走出通縮。日本通脹率僅在2014年因消費稅稅率上調短暫到達2%,其他年份均低于1%。2022年,由于進口商品價格暴漲及日元大幅貶值,日本通脹率達到2.3%。但日本央行認為這種成本推升型通脹有別于央行追求的需求擴張型通脹。在未能實現政策目標的同時,超寬松貨幣政策如大水漫灌,造成金融市場上日元大幅貶值、股市快速上漲的虛假繁榮。因此,日本金融界有很多聲音呼吁央行采取新政策減緩金融壓力。日本政府7日決定任命經濟學者植田為央行總裁,任期自本月9日開始,為期5年。面對外界對日本央行政策調整的期待,植田此前曾明確表示,“日本現階段要實現物價隨薪酬增加而上漲的良性循環尚需時日”,在可預期的將來仍需繼承黑田的大規模貨幣寬松政策。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10日表示“期待(央行)繼續與政府合作,基于經濟、物價與金融局勢,妥善運營貨幣政策”,這也暗示著岸田政府期望與以植田為首的日本央行保持合作,繼續維持貨幣寬松政策。果然,植田10日在接受任命后的記者會上表示,他將盡力完成保持物價穩定的總目標。迄今日本央行采取的零利率政策、時間軸政策、量化寬松政策等,都是世界少有的非傳統性金融政策。植田表示,當前日本所采取的量化寬松政策是非常強有力的政策。只有在準確把握經濟、物價、金融形勢等信息,認真研究基本物價動向、通脹率等對穩定保持2%通脹目標的影響的情況下,才能在適當的時機推進金融政策的正?;?。植田稱,他在與岸田文雄首相的會談中明確了在當前形勢不穩的情況下,央行將與政府繼續保持密切溝通,采取符合經濟形勢波動的靈活政策。同時,將繼續維持央行與政府在2013年達成的“不陷入通縮”的聯合聲明,即不會馬上調整維系物價保持2%通脹率的目標。日本媒體和學界普遍認為,在沒能有效應對通縮的情況下,繼續執行超寬松貨幣政策,有可能成為阻礙日本經濟增長的絆腳石。另一方面,若政策調整操之過急,又恐給目前復蘇乏力的日本經濟造成巨大風險。有分析認為,當前日本人均1000萬日元(約合52萬元人民幣)左右的國債水平讓日本央行難以在短期內提升利率。植田領導下的日本央行如何應對長期超寬松政策帶來的副作用將成為一大難題,從維系日本金融體系穩定的角度出發,植田新體制顯然也不可能“快速提升利率”,預計日本貨幣政策調整不會出現“急轉彎”。 作者:劉洪亮 編輯:劉暢責任編輯:宋琤 圖片:新華社*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